10月,备受瞩目的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系列赛事在首钢园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一场世界级体育竞技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城市文明风貌与志愿精神的集中展示。在这场国际盛事的台前幕后,来自首钢建设三家基层单位的志愿者李博涵、陈鹏年、杨成芳三位青年职工,积极响应号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服务,分别投身于WTT场馆内及赛事主题公园的志愿服务活动之中,他们用真诚的微笑、周到的服务和无私的奉献,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首建青年的责任担当与风采。
坚守核心区域,展现专业与专注
聚光灯下的主场馆,是竞技角逐的中心,也是志愿服务要求最高、最为繁重的区域。来自装饰分公司的李博涵和一分公司的陈鹏年,正是这片“核心战场”上的志愿者。他们的身影,活跃在观众引导、信息咨询、秩序维护、应急协助等各个岗位上。
李博涵所在的位置,是观众入场的第一个接触点,她需要清晰地引导成千上万的观众快速、有序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同时耐心解答关于场馆设施、比赛赛程等各种问题。面对蜂拥而至的人流和不时出现的突发状况,她始终保持着冷静与耐心。“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您的座位请往这边走。”这样的话语,她一天要重复上百遍,嗓音逐渐沙哑,但脸上的笑容从未褪色。她坦言,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观众因为自己的帮助而露出满意的笑容,顺利入场观赛时,内心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便油然而生。
陈鹏年则更多地负责场馆内特定区域的秩序维护与观众服务。他需要时刻关注场内动态,确保通道畅通,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比赛中,球迷热情高涨,他既要保障大家尽情享受比赛氛围,又要适时提醒保持观赛礼仪。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考验着志愿者的观察力、沟通力和应急处置能力。陈鹏年说:“站在场馆里,我代表的不仅是我个人,更是首钢建设,甚至是这座城市的形象。必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确保万无一失。” 他的话语朴实,却透露出强烈的责任意识,这份担当,与他在项目现场锤炼出的职业素养一脉相承。
融入城市客厅,传递热情与温暖
与场馆内紧张激烈的氛围不同,设在公园的WTT主题公园活动区则更像一个开放的“城市客厅”,充满了欢乐气息。二冶建分公司的杨成芳,就在这里承担着志愿服务工作。她的“舞台”更广阔,接触的市民和游客也更加多元化,从活泼好动的孩童到精神矍铄的长者。
杨成芳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管理互动体验设备、讲解乒乓球文化、分发宣传资料、维持区域秩序,并与市民进行友好互动。她总是主动向前,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介绍活动内容,引导大家参与体验。在“迷你球台”体验区,她耐心地指导小朋友们握拍姿势;在文化展示区,她向感兴趣的游客讲述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公园里人流量大,环境复杂,她需要不断地走动、沟通、协调,一天下来,步数轻松过万,但她从未有丝毫懈怠。
“公园里的服务更侧重于营造氛围、传递快乐。”杨成芳分享道,“看到孩子们因为打到第一个球而欢呼雀跃,看到老人们通过我们的讲解回忆起‘乒乓外交’的岁月,那种参与感和被需要感特别强烈。这里虽然没有赛场上的呐喊助威,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和温情互动,同样让我感到志愿服务的价值。” 她的服务,将体育的乐趣从赛场延伸到了更广阔的公共空间,让更多市民得以共享赛事带来的欢乐。
感悟奉献真谛,汇聚前行力量
为期数日的志愿服务短暂而充实,对于李博涵、陈鹏年和杨成芳三位青年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志愿服务经历,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宝贵的成长历练。
李博涵感慨道:“这几天,我深刻体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内涵。当全身心投入去帮助他人时,自身的疲惫会被他人的感谢与笑容所化解。这种在集体中贡献力量、在服务中实现价值的过程,让我对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回到工作岗位,我也要将这份主动服务、精益求精的态度带到工作中,做好每一个细节。”
陈鹏年则从国际视角看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在WTT这样的国际赛事中,我们志愿者就是一张张‘移动的中国名片’。我们的专业、友善、高效,向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这让我倍感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它提醒我,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有这种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胸怀和标准。”
杨成芳的感悟则充满了温情与联结:“在公园服务,让我更直接地感受到了市民对体育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志愿服务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这份经历激励我,要在本职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用行动温暖更多人。”
三位青年的志愿服务,虽然岗位不同,内容各异,但他们都以同样的敬业、同样的热忱,完美诠释了首钢建设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他们的身影,是WTT赛场内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的付出,为赛事的顺利举行增添了不可或缺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