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获批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以来,浙江省台州市以“一年打基础、两年出成果、三年作示范”为目标,构建“面上统筹+线上协作+点上突破”三维工作体系,通过政策引领、产业跃迁、技术赋能、人才培植四大路径,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活跃、制造业基础扎实的优势,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大力发展以新生产工具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政策引领 构建智能建造制度创新“台州样板”
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台州市将智能建造作为“三大牵引性抓手”之一,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5月,召开全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推进会,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将智能建造纳入县(市、区)党政考核体系,在《台州市三大牵引性抓手攻坚年活动方案》中单列考核指标。
完善政策体系,激发市场活力。构建“1+N”政策支撑体系,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建筑业做优做强的实施意见》,配套出台包括技术应用、项目评价、产业扶持等支持政策。一是评优挂钩。2024年8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的通知》,建立“智能建造示范工程—工程评优”直通车机制,对获得台州市智能建造三星级示范项目的工程,符合条件的可直接授予市“括苍杯”优质工程,累计6个三星级示范项目已获评“括苍杯”。二是创新激励。对获得国家级创新中心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对智能建造示范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新入选的“500精英”高级人才,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
产业跃迁 打造智能建造产业新生态
建设特色产业园,推动集群发展。台州市围绕“建设周期短、带动能力强、产业升级快、科技含量高”目标,谋划打造台州市智能建造产业园(黄岩)、台州湾“智能建造智慧湾”、椒江智能建造+建材园。其中,台州市智能建造产业园(黄岩)占地200亩,目前已建成约4万平方米的智能建造产业园大楼,形成“一厅两园三院”功能布局。
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培育新增长点。2024年10月,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度台州市智能建造产业试点基地(工厂)申报工作的通知》《台州市建筑部品部件智能生产参考指引(2024版)》,积极引导本土智能建造骨干企业从设计优化到精准施工,再到运维智能化,进行全流程升级,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引领建筑业向绿色、智能、高效转型。试点以来,已推动17家传统建筑企业投入6.1亿元完成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引导9家部品部件生产企业投资1.4亿元升级生产线,实现生产效率提升25%、减少用工144人。
补齐产业链条,建强优势产业。梳理本地智能建造产业链,绘制产业图谱。台州市引进十余家科技企业,如赢技自主研发的ArchiGPT设计软件可以自动识别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图纸信息,快速生成图模一致的BIM(建筑信息模型);中岩数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围绕智能建造和数字经济两大领域开展招商引资,已引进6家成员企业,引入资金超亿元,共建智能装备研发生产、绿色新能源产业方向科创园区。
目前,台州市智能建造产业集群规模达1450亩、企业45家、展厅2个、研究院2个。
技术赋能 破解“最后一公里”应用难题
加强地校深度合作。台州市政府与浙江工业大学共建“滨海软土智能建造研究院”,采取“政府引导+高校主导+多元参与”模式,打造软土智能建造领域人才、产业和科创高地。目前,研究院已落地运营,市政府提供2000平方米配套用房,计划每年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孵化和人才引进。
激发民营企业内生活力。其中,揽胜重工生产的智能控制施工升降机获得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腾达建设集团获批浙江省智能建造试点企业,打造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掌握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技术。
建立技术推广“三法”。一是目录引导法。2024年6月,印发《台州市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第一批)》,收集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等六大类智能建造应用场景案例35个,为企业选用智能建造技术产品提供参考。2024年11月,印发《关于发布台州市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目录(第一批)的通知》,指导企业全面了解、科学选用智能建造技术和产品。二是场景示范法。结合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活动,举办市级以上观摩活动。2024年9月,举办长三角地区工程质量与智能建造现场观摩会,50余家本土企业115款智能建造领域相关技术产品参展。三是比武验证法。2024年10月,由台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指导、台州市建筑装饰行业协会主办的“测量机器人”大比武在椒江区合璟府项目举办,国内外测量机器人厂家同传统人工测量同台竞技,通过媒体同步直播,直观展示了测量机器人在住宅分户验收阶段户内实测实量中的突出优势。
人才培植 构建“三支队伍”支撑体系
围绕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全面推进智能建造队伍建设,形成多层次培养体系。一是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专业素质提升。2024年度召开12场专题培训,如2024年4月举办的智能建造专题报告会暨试点城市建设培训会。二是积极引进智能建造高端人才。旗竑机器人等企业通过台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技能研发人才45名,有力提升技术攻关能力。三是加快推进智能建造学科建设。台州学院等高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台州技师学院开设相关技工专业,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四是深化智能建造多方合作。台州学院开展校企合作,依托礁山渔港小镇核心区改造项目,通过“企业导师+现场学习”的方式展示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场景,推动智能建造人才培养。2024年12月,台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签约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智能建造领域的科研应用、平台共建及人才培养合作。
下一步,台州市将坚定“示范争先”,持续深化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一是征集发布《台州市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第二批)》,指导行业企业全面了解、科学选用智能建造技术和产品。二是成立台州市智能建造产业与建筑装饰行业协会,整合产业链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支撑。三是积极开展省级CIM(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试点工作,重点夯实CIM基础平台的数据和空间底座,加强CIM+场景应用,同步推进BIM报建审批和图审平台。为全国建筑业转型升级贡献“台州经验”。
作者系台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