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建筑业协会|人力资源协会|建筑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浏览
2025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大会在京召开!倡议以“高质量出海”共拓国际市场!
添加时间:2025-4-28信息来源:建筑时报微信公众号作者:

 

创新驱动、协同融合——打造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2025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大会4242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国合署、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等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等500余人共聚一堂,围绕全球基建市场新趋势、绿色低碳转型、数字化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这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连续第八年举办的行业盛会,既释放出中国企业坚定走出去的信心,也明确传递出高质量出海的核心信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围绕我国设计咨询行业走出去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了国际优秀建筑设计咨询企业的经验及开拓模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张秀武、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副局长胡武婕、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孙秋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郑愿东出席并发言。

行业韧性凸显

绿色与数字双轮驱动增长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在“2024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形势的报告中指出,2024年行业积极应对风险挑战,紧扣绿色能源转型与数智化趋势,全年完成营业额同比增长3.1%,新签合同额增长1.1%,市场集中度显著提升。亚洲市场压舱石作用突出,新签合同额占比升至55.5%,中东、中亚等新兴市场快速崛起,中东地区签约占比达21.8%。业务领域呈现多元化与绿色化特征:房建工程稳居规模首位,电力工程增长11.5%,绿色基建项目新签合同额达49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

中交集团承建的标志性项目——南美地区首个智慧和绿色港口秘鲁钱凯港正式开港,中国能建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同设立丝路能源规划公司,首次实现中国企业全方位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系统规划,标志着中国企业在绿色能源、绿色基建、绿色交通等赛道已形成领先优势。

与此同时,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业务模式创新加速推进,资源开发+工程”“工程+贸易”“工程+制造等组合模式在非洲、亚洲市场成功复制,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占比提升,产业链价值不断向高端延伸。据悉,部分企业通过工程+金融创新,以人民币融资为主的跨境结算项目增多,无追索权项目融资模式加速落地。第三方市场合作取得突破,中企与欧美日韩企业在拉美、非洲联合中标油气炼化、电力等项目,分散风险的同时,有效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协同出海破局

构建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面对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大会形成强化协同、抱团出海共识。即企业需通过组建产业联盟、深化银企合作、加强属地化运营,构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发展生态。中国港湾代表提出携手促进协同出海,建立风险合规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升级等三点倡议。

与会代表建议,当前国际工程市场竞争激烈,仅凭单个企业的力量难以应对复杂的挑战,倡议中国工程企业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组建走出去战略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避免内部恶性竞争,以高质量出海共拓国际市场。

主题研讨环节——投融资创新与商业模式升级

技术创新引领

标准出海培育新优势

技术创新正成为行业突围的核心动能。马国馨指出,中国企业需从工程承包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大会形成共识,走出去企业应把握行业发展方向,聚焦前沿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善于用新技术赋能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企业向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在解决卡脖子等问题上勇于发力,聚焦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新基建、新能源等未来合作新焦点,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

标准出海成为竞争关键。中交建设集团在海外项目中积极推广5G智慧工地、BIM技术等前沿科技,以企业实践成功打造一批中国技术加中国标准的示范工程。同时其呼吁建立跨国技术研发合作平台,加强与国际标准组织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互认,以创新技术和标准体系提升中国工程企业的国际话语权。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指出,用好国内产能向外转移的机遇,实现中国标准技术装备的海外复制和属地化融合。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引领中国技术装备一同走出去,打造标准技术装备一体化竞争优势。

主题研讨环节——

破界共生:AI时代的全球工程协同新生态构建

本届大会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论坛分为政策解读与业务分析、行业榜单发布”“创新促协同、聚势谋发展,共绘对外承包工程韧性发展新蓝图”“聚焦绿色发展趋势、增强投资牵引效应”“智启设计新动能,数融协同拓生态四个单元。

会议还发布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2024-2025》、2024年度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排名、2025年度对外承包工程行业A级企业以及重点国别市场中国承包商推荐名单。

 

 

打印】【关闭窗口

    本站声明:本网所有注明“信息来源: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的信息,版权均属于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转载时请注明信息来源和作者姓名。
    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登载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转载内容仅供网友学习与交流,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copyright © 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 京ICP备15000205号-2 电话:010-64968361 010-64963911 E-mail:bjjzyrlzyxh@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二区12号楼院四层( 10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