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建筑业协会|人力资源协会|建筑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浏览
从2018年全国两会看建筑业发展形势 汇聚新时代转型新动力 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添加时间:2018-4-4信息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

 

宋 健

编者按:全国两会是外界了解、观察中国的窗口,也越来越成为展示中国制度优势的窗口。今年的两会与往年有些不同,突出表现在:第一,今年既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些关键节点,决定了今年是中国进入新时代的起点。新起点当有新作为,两会传递出的施政纲领是各界关注的焦点。第二,今年的两会迎来了第五次宪法修改。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重大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被写入宪法。第三,中国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确定。

对于建筑业同仁而言,今年的两会也与往年有些不同。一是焦虑感明显减少,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给建筑业再次蓬勃发展带来了机遇,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二是随着放管服的深入推进,政商关系大大改善,企业发展面临的制度性问题减少,往年两会中行业企业代表反映的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因此,在新时代,建筑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进一步向高质量发展、如何创新发展。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两会中也能找到。

■ 6.5%增长目标奠定高质量发展基调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比2016年增长6.9%。而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可以看出,今年的表述仅保留了前半句,但目标与上年一致,均为6.5%左右。与2017年实际增长6.9%相比,今年增长6.5%的目标有所下调,表明政府对实现6.5%左右的增速还是有信心的。专家分析称,在新的起点上,政府主动下调经济增长目标,实质上是在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预留深化改革、持续调整经济结构的空间。

对比来看,2017年,建筑业总产值为213954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全国GDP增速。2017年,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73%,所占比重较2016年提高0.07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稳增长的前提下,建筑业逐渐复苏的迹象明显。

今年,在财政政策方面,要聚力增效。今年财政赤字2.38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财政赤字规模与2017年相同,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大幅增加5500亿至1.35万亿元,表明地方基建投资规模仍将加大。在货币政策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与此前稳健中性的单一表述有所不同。对货币供给总闸门管住变为管好,意味着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但会根据实际情况相机抉择。(见表一)

2018年,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本质改变。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未来两步走战略安排没有提及GDP增长目标,这意味着未来政府会慢慢引导市场淡化对GDP增长目标的关注,改变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GDP增长的发展模式。行业企业在关注经济总体增速的同时,也应当关注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化,经济动能结构的转变、消费持续超过投资等都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信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已经指出,过去5年,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重大变革,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了经济增长主动力。因此,未来几年,建筑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依然艰巨。

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建筑业发展的好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少数能够长期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体,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政府部门从自我改革入手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国家。虽然建筑业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行业发展环境逐步向好、结构性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等改革带来的利好是实实在在的,也是企业能够亲身感受到的。

《政府工作报告》为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过去5年工作、阐述了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同时也对2018年政府工作提出了9点建议。从建筑业视角来看,这些要求和建议,也为行业进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

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今年两会的热词。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建筑业改革始终有一条主线贯穿:由粗放型发展精细化发展转型。专家认为,精细化发展的最终诉求,在于服务高水平、产品高品质和发展高效益。而这,正与高质量发展阶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相契合。在国家战略指引下,未来,建筑业要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向市场化要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轻审批重监管的管理理念崛起,进一步加大淡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力度;必须向创新要动力,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驱动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必须向质量要效益,让质量第一成为全行业改革的核心价值导向;必须向人才要生产力,建立产业工人队伍。

放管服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可以说,近年来,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进入了新阶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再次重点提及。

放管服改革方面,报告可谓巨细靡遗,主要包括: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重点是照后减证,各类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大幅缩短商标注册周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决不允许假冒伪劣滋生蔓延,决不允许执法者吃拿卡要。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大力推进综合执法机构机制改革,着力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政府对市场干预的调整将会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将会一步明晰。

创新引领

《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列为2018年重点工作,并提出要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37,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创新发展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对于建筑业来说,创新发展既是对过去粗放型发展模式的超越,也是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之举。一是全面推进建筑业发展方向转变,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发展,加大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力度,满足国家社会发展新需求;二是全面推进建筑业发展方式创新,推进行业企业从房建市场走向基建市场、从施工总承包走向工程总承包、从单纯施工向投融建管营一体化发展转型,在创新中打造中国建造品牌。

开放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各项成果。这需要建筑业企业深入领会国家意图,在走出去发展中建立新的战略发展支点。

一带一路的本质,是开放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走出去,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项目是一带一路建设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作为项目建设者,建筑业企业必须要在项目上精耕细作,在完美履约的同时保证取得良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效益。

未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依然是有实力企业的必然选择。但是,由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型、由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型、由施工企业向国际型工程承包商转型……建筑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支持民企发展

今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获得点赞无数。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全面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破除各种隐性壁垒。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也是我国首次明确提出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此次在《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予以确认,体现了党和国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数据显示,民营企业用近40%的资源,创造了我国60%以上GDP、缴纳了50%以上的税收、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以前,在党的历次重要会议和文件中,都用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来表述,此次直接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既表明党对民营企业认识的逐步深化,也是对民营企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作出的贡献的充分肯定。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一直是建筑业界最响亮的呼声之一。未来,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建筑业全面繁荣的局面值得期待。

建设数字中国

2014大数据2017数字经济2018数字中国先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展现了我国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建筑业的发展,BIM等新技术的助力不可或缺。从长远发展来看,建筑业的创新发展,必将以产业互联网为支撑,通过技术创新驱动管理革新,以互联化、集成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科技手段,带动企业与人员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建造过程、运营过程、建筑产品三方面的升级。这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凝聚共识 建言转型

近年来,国家和建筑业主管部门持续关注行业发展,不断出台推动行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往年在两会上大家关注的大多数问题已得到解决。在今年两会上,一些委员、代表的提案、议案和建议,都是涉及行业长远发展的改革难点,值得业内外广泛关注。

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作为今年两会上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之一,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管理员邹彬建议,从国家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好建筑产业工人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深化建筑用工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建筑用工体系,建立健全建筑工人职业化发展道路;要健全产业工人公共服务(培训)体系,破除不适应建筑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好产业工人的医疗、子女入学等异地、异企的转结等社会保障问题。从社会层面,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氛围,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全新的用工体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大军。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副主委钱锋表示,我国工程教育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工程人才培养还存在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工程专业设置过细和课程体系不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他建议,我国应当探索建立多方协同的工科育人模式。

杜绝最低价中标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说,最低价中标重价格轻质量,不但阻碍正当竞争,还无益于工匠精神的养成,更无益于消费升级和经济转型。在现实中,有时最低中标价远远低于成本价,这不仅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还会导致产业链从下游向上游恶性传导。在最低价中标的市场环境下,粗制滥造在所难免,以次充好暗流涌动,质量安全难以保障,与当前高质量发展的精神相悖。

尽管2012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确保工程质量等问题作出了针对性调整,但有些问题仍未解决,最低价中标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质量。他建议,摒弃最低价中标,采取技术商务综合评标,对于技术明显落伍和不合标准、报价低于工程概预算太多的恶性竞标者应予以废标,选择性价比高的投标者中标,并把这一条明确列入招投标法,为高质量发展强基固本。

走出去提供法律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元说,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2017年,我国境内投资者新增境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200.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652.8亿美元。未来,在国家推动下,企业走出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但是,海外投资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稍不注意就会面临巨大风险。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存在海外投资法律制度不完善、地缘性政治风险频发、企业境外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涉外法律服务资源短缺等问题。

为此,陈华元提出了健全海外投资法律体系、加大政府顶层推动力度、培育涉外法律服务资源、提升企业风控能力和推动司法与国际接轨5条建议。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设计院转型发展之路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崇瑞看来,过去十几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设计行业经历了难得的黄金时代,但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创新驱动背景下,设计行业逐步走进了白银时代。今后,设计院所必须积极践行新的发展理念,走出一条调结构、转方式的发展之路。同时他表示,对于设计院所来讲,设计专业老本行不能丢弃,工程总承包模式是设计院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以设计为主导,是工程总承包发展的最好方式之一。虽然从目前来看,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行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一趋势不可改变,设计行业的春天会很快到来。

今年全国两会已经胜利闭幕,但两会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可以说,2018年,建筑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将是各方热议的焦点。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建筑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

 

 

打印】【关闭窗口

    本站声明:本网所有注明“信息来源: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的信息,版权均属于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转载时请注明信息来源和作者姓名。
    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登载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转载内容仅供网友学习与交流,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copyright © 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 京ICP备15000205号-2 电话:010-64968361 010-64963911 E-mail:bjjzyrlzyxh@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二区12号楼院四层( 100101 )